做品牌很夯,也不是這一兩年的事。
台灣早期製造業拼著低毛利,看到自己生產的東西,在外面賣貴出好幾倍的價錢,無不想著自己要是能做品牌就好了,身為一個電子業大國,最成功的品牌當數目前能看到的電腦品牌、腳踏車、螺絲工業、甚至是釣竿以及不少隱形冠軍就不再次細數。但更多的是投入鉅資然後慘敗而歸,這輩子再也不敢碰『品牌』二字的製造商。到底什麼是品牌?
品牌很單純、複雜的是人
為什麼說品牌很單純,品牌組成主要就是產品、推廣、服務。
講簡單的,今天我做寫字的原子筆,很多人在做,
我把筆做得品質很好、摔了不會斷水,筆墨維持穩定,好握好書寫。這是『產品』
我用不同方式告訴世人,我的筆很好,這是『推廣』
如果你買了我的筆,發現有瑕疵,我負責給你一支新的,這是『服務』
然後我在這個筆上面標明『呀逼』
『呀逼』就是我的品牌,代表我的產品、推廣、服務,從今之後你就認『呀逼』就是好貨、好東西,
而且有人為他負責。
很簡單吧?
那怎麼變得複雜的呢?絕大部分就是複雜在『推廣』這個階段。
- 品牌名,要好記、好念、然後跟產品正相關好聯想,這也是一個小學問。
- 為了在推廣時讓別人好認、所以可能要有一致的色調、字體、logo
- 我的產品跟別人的功能差異化可能不大,所以我用不同的行銷訴求、文案
- 一個產品不會每個人都喜歡,那喜歡我的人是誰,我該怎麼抓住這些群體,這是受眾
最後如果你的對手剛好也懂以上所有事情,那你要怎麼再與他做出差異化。
就變成很複雜了。
很常在網路文章、youtube、看到很多人在討論這些很細微的技巧、操作。
然後品牌就被包裝成一個很複雜的東西了。
我絕對不會說做品牌是很簡單的事,但我會說比起那些細節,你掌握主軸了嗎?
品牌很常是創辦人思維的延伸,如果是一個代工老闆,覺得我只是改個外型功能很好,
價格更便宜就能賣得好,你的品牌不是xxx,你的品牌叫『抄襲』。
大家都想學Apple,誰成為Apple 了?
品牌就像你的名字一樣,我叫做吳大毛,出生那刻這個字只有我父母叫我時的一個代稱
但過了20,30,50年後,這個名字隨著成就,隨著你做過的事,隨著你的個性,最後變成了一個
很有意義的兩個字或三個字。
所以今天你開創了一個品牌,這個獨一無二的東西,就像是你自己一樣,你想要他代表什麼意義?
然後你經年累月在做些什麼,最後他就會變成那個樣子。所以
名字很重要嗎?也許是的
文化、個性、推廣很重要嗎?當然是的
產品、服務很重要嗎?絕對是的
最重要的是,先有個好產品,這是最基本。不論是硬體、軟體、還是服務。
然後接下來就是推廣。
說到推廣就不得不提幾個品牌最大的謬誤,
而我認為這些謬誤其實決大部分都來自於,『行銷公司』
那些行銷公司給你的3大錯誤觀念
錯誤1 品牌推廣很燒錢
任何一種推廣,不是品牌推廣也是需要花錢的。
但不是一定要大把大把的鈔票去燒,也不是一毛不拔不做廣告,
也許20幾年前,推廣品牌是一個超級燒錢的事情
不過今天,網路、自媒體的時代,任何人都有在平台上發聲的機會。
應該善用它,並用最小的路徑做出模擬測試。
當找到大眾喜歡你的點,你的模式之後,再開始花錢推廣也不遲。
我自己看過幾個大工廠想做自有品牌轉型,幾億的工廠
也經不起這樣毫無策略的亂燒錢,最後慘澹收場。
錯誤2 老是舉大品牌為例
Apple 做了什麼事情,Tesla 做了什麼,IBM、可口可樂、NIKE做了什麼。
他們做什麼基本上都跟你沒關係,因為等級差太遠了。
常常看某某週刊,網路教學文分析頭頭是道,然後呢?
你需要的更多是一些小眾品牌的經驗,他們如何經營社群
建立起一個強而有力的小圈圈,並在小圈圈裡面茁壯擴大。
有一個行銷專家Seth W. Godin 說的,我覺得比那些雞湯文都有參考價值多了
想辦法累積1000名你的熱情粉絲,你做什麼他們都會支持你,你推什麼產品他們都會買
你就是一個厲害的品牌了。
與其研究那些大品牌幹了什麼,先往這個目標邁進如何?
錯誤3 想要把產品賣給所有人
你是一個品牌,你就會有自己的調性。
一定有人喜歡你,也會有人討厭你,當你有瘋狂的粉絲,也會有極度討厭你的人。
你要做的事,就是找出那些認同你並喜歡你的人,並擴大這個族群就好。
工廠轉品牌很常的問題是,A說怎樣就改A,B說怎樣就改B
因為以往是下單訂購的人就是最大,改來改去最後就是中庸
沒有人喜歡中庸的人,也沒有人喜歡一個中庸的產品、品牌。
品牌讓擁有的那群人,覺得自己很特別,很能夠因為這樣東西
來傳達自己與其他人的不同,所以可以想一個大家都會用的產品這樣面走的廣
但不要想把產品賣給所有人。
因為第一你無法無止盡的投入足夠的錢來讓所有人認識你,
第二如果你做了,其實70-80%的錢全部都浪費在不會對你有興趣的人身上。
所以做好精準打擊,找出會買你產品的人,比什麼都重要。
如果你覺得學到了東西,看看這篇文章,會有更多收穫喔!
創業七年後,『五個』如果能回到過去,我會給自己最中肯的建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