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我做生意都很小心謹慎,尤其是國外的生意,絕大部分都是收錢才出貨。除非是碰過好幾次面,完全了解底細的客戶,不然也不會隨意地給帳期,即使這麼小心翼翼 還是在2017年中栽了跟斗。
到底這件事情是怎麼發生的?經典小型商業詐騙案例!
像我們做自有品牌,很常會碰到國外代理商,到官網詢問能否在當地代理銷售商品,來詢問的客人有大有小,大部分都是偏小的客戶。那種幾家店的老闆,或是網路的小賣家。
這次的起頭就源自於一個叫做Peter Simmons 的來信,
首先,他先客氣地介紹了下自己,然後說自己是當地的一個連鎖店的老闆,都是自己從海外進貨進來賣。
接著說到很喜歡我們家產品,也看過幾次,甚至自己也買了樣品,看完覺得品質不錯,想跟我們訂購一小批量,到他的店做販售。
這對我們來說,當然不是什麼壞事,也就很積極的回信了。期間Peter也問了報價,砍了價錢很正常的來回應對,接著他就說能否使用信用卡付款?因為我之前在美國待過一段時間,確實很多小公司都是用信用卡支付貨款的(現在Alibaba也很多國外買家,都是用信用卡付款)這並不罕見。
我們因為有線上金流收款,串接綠界的收款服務,也因此可以收受國外的信用卡。事實上我在香港的一個客戶,都一直是這樣支付貨款給我的,因此對我來說也不是特別的新鮮事。
接著他就先要求我給他商業發票(Invoice) 跟裝箱清單(Packing),這兩樣是出口必備的文件。
這時他也在email 當中加進了一個托運代理商,並將這個文件附上,請他估價。
記得當初第一筆貨款含運費是2000多美元,他給了我信用卡號,持卡人也是Peter Simmons這個名字。我也不疑有他的刷了這筆款項。綠界的部分也顯示正常收款,幾天後我申請撥款。款項也順利下來。
一直到這裡都沒什麼問題,我當然也不是笨蛋,停下來分析了一下
- 我的產品並不是iphone 那種很好脫手的商品,如果要騙我的產品出貨,是沒有意義的,
因為根本就換不回現金。 - 我刷了卡,綠界也通過了,款項還直接撥進了我帳戶,我還寫信詢問這個信用卡有沒有問題。
- 這個聯絡人從一開始,到持卡人姓名都是同一個,看起來也是可信
- 從頭到尾的商業行為都蠻標準的,沒什麼奇怪的地方
接著就準備出貨了。
這時他說他有先做了一些預購賣的不錯,想再多訂一些,由於第一次交易已經順了,再跑一次也就是2-3天的事,這次他訂了大概有3000多美元的貨,含運費將近5000美元,一樣刷卡再等了幾天後,撥款進來。
這時兩批貨也都準備好了,錢也都收到也一段時間了,同時也得到綠界回覆並沒有收到任何卡片異常訊息。我就將運費去銀行匯款給他的貨運公司。
正當覺得一切順利進行時,兩天後的早晨一進公司就收到兩封傳真
是MaterCard 發來的電報,上面寫說疑似我們詐欺的行為,有一位名叫『Maritza Guerra』
報請他的卡被盜刷。
這時嘆了口氣,即使這麼小心,終究還是出事了,真的很厲害啊,連名字不一樣都可以刷,
我第一次跟這個客人(又或者說詐騙者)聯繫是6月20,而收到這封信是8月28來,
之前也不是沒想過盜刷的可能性,但是也過了一個信用卡結帳週期,居然還是有這種情況
綠界的意思是,我必須把他們撥款的錢還給他們,不然他們就提報我是黑名單
以後影響我們公司往來信用,跟所有信用卡刷卡申請。
萬般無奈,也是只能吞下去。當下真的覺得,MasterCard 刷卡賺手續費,綠界做金流也抽手續費。
兩間這麼大的公司,出了事情卻是小小的廠商在負責,真是不勝唏噓。
(也因為這件事情,我在公司稍微做大之後,毫不猶豫地砍了綠界服務,我寧願加錢給別人賺
也不願意給這個當初對我落井下石的公司,任何一毛錢)
簡單來說,我就是賠掉了匯款去給對方貨運公司的那筆錢。
雖然不是什麼大錢,但是平白無故的損失,都是很心痛的事情。
這件事也讓我了解到,信用卡對商家是多不友善的事。其實出了事情我可以體諒消費者
是受害者,但銀行,綠界這些把關的公司做到了什麼?
- 一個名字跟持卡人不同的刷卡資料都可以過關
- 消費者收到帳單就申訴了,卻隔了快要三週才通知我,期間還完成了另一次的盜刷
- 8/16 MasterCard 就通知綠界,綠界卻在8/27才通知我
最生氣的就是,其實我匯錢8/25的後兩天才收到通知,哪怕他們早幾天通知我
我就一毛錢也不損失。
我甚至覺得這是刷卡跟金流公司的陰謀,反正最後都能從廠商挖到錢
所以他們也老神在在。賺的時候跟著分錢,出了事情賠錢也不甘他們的事。
真是筆好生意啊!原本是想找律師控告綠界這個程序問題,但想想也沒損失多少
再搞下去不一定會花更少錢,就吞了。
這堂社會課學費繳的不少,但領悟了不少事情,信用卡盜刷詐騙,其實還有這一手可以玩
會寫這篇文章,是因為上週我還收到有人寄類似的信給我,看來人是抓不到,共犯銀行,金流
也毫無利益損失,繼續放任這種事情發生。
網路上更找不到相關資料,所以我就當第一篇吧!
市面上很多告訴你成功的故事,其實你很少能複製別人的成功
失敗故事可貴的地方就在於,你永遠能在裡面學到東西!
還想看更多商業詐騙嗎? 這裡還有
『突如其來的訂單,也許就是包著糖衣的毒藥 – 天下沒有不勞而獲的生意』
